免費參觀的香港中環中銀大廈43樓觀景台

華裔設計師貝律銘所設計的香港中國銀行大廈是我超愛的一棟建築物

藍天白雲和滿是藍色玻璃惟幕的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內從1樓直達第43層樓觀景台的快速直達電梯

從中銀大廈43層樓觀景台所看出去的景致,有沒有看到對岸九龍半島的香港半島酒店呀?

這一面採光比較好

中間那一棟就是文華東方酒店

底下是香港立法局

中間咖啡色那一棟是香港麗嘉酒店,我最愛的香港酒店之一

觀景台內的香港島建築群模型

中銀大廈的大門口

   若是你問我說我最喜歡香港的哪一棟建築物?我會毫不遲疑的對你說就是位在中環的中國銀行大廈!因為中銀大廈我認識了早已經封刀的華裔建築設計師貝律銘先生,因為貝律銘先生而知道法國羅浮宮前的金字塔和台中東海大學的地標也是他設計的!只能說我超崇拜貝律銘這麼一位看起來和諧可親的華裔建築師,我想若是當他的學生應該會很幸福!

   香港島的天際線若是少了中銀大廈將會相形失色不少!我喜歡對著中銀大廈發呆感受整個香港島的美!只是我那麼愛中銀大廈,居然直到去年六月的香港行之前,才知道中銀大廈的43樓有個免費觀景台可以搭快速直達電梯上去參觀,所以中銀大廈43樓觀景台成了我們這次香江行的必遊景點!我也終於有理由可以大搖大擺光明正大的走進中銀大廈的大門。

   上到43樓觀景台的直達電梯位在中銀大廈大門進去的左手邊,我和老爸這兩個穿著輕鬆來自台灣的觀光客就這樣闖入還真是有點怪怪的!因為這天不是假日,只見整棟大樓內都是穿著整齊的白領菁英,因此我和老爸的冒然出現還真是有些突兀呢!突兀到我覺得有些不太自在,反倒感覺像是偷偷摸摸闖進來迷了路打算借廁所的觀光客。

   其實中銀大廈43樓的觀景台,出其量只不過是每一個樓層電梯口一走出來所會看到的景致罷了!所以我懷疑每一個樓層的景觀看起來應該都一模一樣,只是高度差和視角的差別罷了!老實說我有一點小失望!我更懷疑中銀大廈成立之初本來就沒有設觀景台的打算,這43樓的觀景台有可能是後來才決定設立的,不然為何一點觀景台的樣子都沒有呢?總的來說,我還是很開心能上到中銀大廈第43層樓的觀景台,因為我從來沒有透過這種角度欣賞香港島和對岸九龍半島的美!我可以看到底下中環廉政公署的屋頂、看到香港麗嘉酒店和文華東方酒店的屋頂,香港立法局也看得一清二楚的。

   中銀大廈43樓觀景台更沒有所謂的紀念品店,總之你覺得在世界各國觀景塔還是觀景台上應該會有的東西這裡都沒有!所以當然也不會有投幣式望遠鏡這一種東西,其實在中銀大廈43樓觀景台上完全用不著望遠鏡這一種光學科技產物,因為香港就這麼一丁點大,對岸的九龍半島就算不需望遠鏡也是能看得一清二楚的。

   可以免費參觀的中銀大廈43樓觀景台,是我極力推薦給大家香港之行的必遊景點之一,換個角度看香港真的也很不錯唷!                            全文完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1. nbsp;  1955 年貝聿銘成立了自己的聯合事務所,他在自行開業後的第一件工程是劍橋的母校 ── 麻省理工學院地球科學館(Earth Science Building.MIT, Cambridge,Massachusetts 1959 ~ 1964 )。自 1959 年創業起到 1967 年之間,他共計獲得九次美國建築師學會的設計獎,幾乎每有工程峻工,就受到同業的注目,所獲得的獎項包括 1983 年第五屆普利茲克建築獎。

     1988年封頂的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大廈(Bank of China,1982-1991 年)是貝聿銘退休前的扛鼎之作,這裡面有他的懷舊情結——1918年,正是他的父親貝祖貽創立了中銀香港分行。中環的中銀大廈,建築的選址要背山朝海,朝南,樓高 70層、高聳入雲的中銀大廈。它是玻璃圍幕大廈,其不規則外型也相當的搶眼,是香港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標。尤其在晚上,閃亮的線條輪廓自一片大樓林立中脫穎而出,成為維多利亞港最出色的夜景。 

        貝聿銘的精心設計,其靈感源自於優雅挺立、節節高升的綠竹,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也寓意香港中國銀行未來繼續蓬勃發展。尖頂狀的大廈比傳統建築節約了大量鋼材和焊接點,省了不少錢;而此大廈的三角幾何形狀,就好比一個一個藍色的水晶疊在一起。藍色玻璃帷幕及三角形玻璃大樓正面,讓中銀大廈成為鎂光燈的焦點。但在建成之初,香港人卻把大樓比作一柄寒光四射的三刃尖刀,就像鋒利的鐮刀向外揮舞,對鄰近的大廈以至前港督府發出很大的殺傷力!當時的港督府裏甚至荒誕地種起了柳樹,四周的居民開始裝反光鏡,好擋住正對著他們的「鋒面」…… 

        中國銀行很「尖」,是因為建築物越高,結構方面越重要。這幢樓在地基兩側設置兩座傾斜式噴泉,好減輕周圍車輛的噪音。大樓正面看上去有很多加框的大“X”,是設計中最重要的地方,它們要撐起整座大樓。而塔樓就好比雨後的春筍——象徵著希望。這是貝聿銘所有建築設計案中最高的建築物,也代表著他事業的顛峰;他在中國完成的作品:除了香港中銀大廈,還有北京的中銀大廈。 

        貝聿銘的建築以基本的幾何形狀為主,這是他的最愛,他認為

  2. 「至簡者至美」,像是讓人心馳神往的羅馬的教堂,便是此類明證。在20 世紀,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初,貝聿銘在繼承第一代現代建築大師的基本建築原則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建築風格,設計建成一批影響很大的建築。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是貝聿銘建築事業中極為成功的一例。在巴黎羅浮宮的擴建中,創造性地解決了把古老宮殿改造成現代化美術館的一系列難題,取得極大成功,享譽世界。 

        「光」也是貝聿銘建築最重要的一部分,他的建築作品如:科羅拉多州圓石市全國大氣研究中心(Boulder Colorado,1961~1967)、紐約州西拉克斯市伊弗森美術館(Everson Musesum,1961~1968)、狄莫伊藝術中心雕塑館等,融合著自然的空間理念,使光和空間的結合變化萬千,他的名言是:「讓光線來做設計。」也可以說他的建築離不開簡單幾何與光,這簡單的元素卻能僅僅吸引大眾的目光,這就是他之所以成功之處。 

         註:「聿」(ㄩˋ)即是筆的古字。

    http://www.ad.ntust.edu.tw/grad/think/HOMEWORK/University/contemporary/A8813002/I.M.Pei.htm

  3. 美國著名建築師貝聿銘是世界成就最高、最負盛譽的建築大師之一。貝聿銘(Leoh Ming Pei,1917 年 4 月 26 日生於廣州)的老家蘇州,在香港和上海長大,他雖然是在美國讀大學和工作(中學讀完後,17 歲時離開中國,1935 年赴賓州大學攻讀建築),但是他一直很看重自己的中國背景 —— 他所設計的現代主義建築總帶有東方神韻,在世界各地留下 50 多件獨特的建築作品。

        貝聿銘對建築的憧憬源自於上海國際飯店,但是當他看到賓州大學建築系學生的繪畫本事後,貝聿銘自覺無畫圖的天份;但在一次的機緣下,經由麻省理工學院院長的艾莫生(William Emerson)的指導而使他有了一些自信,願意繼續學建築。之後,貝聿銘接受了院長的勸告,埋首在圖書館努力的吸收歐洲近代的建築資料,其中柯比意(Le corbusier)的作品深深的吸引他,柯比意深深地影響貝聿銘在建築上所呈現的雕塑性。

        1940 年,貝聿銘以優秀的成績畢業,他畢業後在一家以混凝土工程見長的工程公司工作,所以在這段期間,他學到了混凝土的特性。1942 年 12 月貝聿銘至哈佛大學攻讀建築碩士學位,1946 年貝聿銘畢業後,由於中國的內戰,他仍暫留美國在哈佛大學任教。他的第一幢設計案是位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海灣石油公司辦公大樓(Gulf oil Building)── 以鋼為骨架,外以大理石帷幕,所有構件都是在工廠預鑄,構成一個長方形的盒子,正立面有個遮雨篷,藉以標示出入口,十足的密斯派建築。但是,貝聿銘在他後期的建築設計中,仍是以混凝土為主,進而蛻變出雕塑性造型。 

        貝聿銘很少作住宅設計,其四十年的建築生涯僅有兩幢私宅,一是他的自宅(1951 ~ 1952),其平面是密斯風格,另一是德州福和市的單締舍(TandyHouse,Fort Worth)。貝聿銘受西式教育、在美國執業、居住紐約;由這些可以想像的到他受到美國的影響很大,他和中國的建築關係始於台灣台中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1954 ~ 1963),其表現主義的造形是貝聿銘所有作品中的特例,也是他中生作品中唯一的教堂。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